用爱心和耐心浇灌特殊的苗苗
万里城实验学校胡雯萍
一、接受挑战
2015年的7月15日,我开始了对新接班级的家访工作。首先接触的是班级里两个比较特殊的孩子:小H和小X。这两个都是男孩,说他们特殊,原来的班主任真是有一肚子话要向我倾诉,看来这两个娃故事多多。
首先接触的是小H小朋友,这是一个单亲家庭,孩子跟随父亲,爷爷,奶奶一起生活。从外貌上基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有一定的智力障碍,胆小的眼神透露出对陌生人的一种戒备。孩子的爸爸在家里请了家教老师,从父亲的角度来说,他不愿意放弃对自己孩子的教育,总希望孩子能学到点最基本的知识。
随后我来到了小X家。这也是一个单亲家庭,孩子跟随妈妈和外婆一起生活。从原先班主任的叙述中我得知,这个孩子有比较严重的统感失调,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基本是在妈妈的陪伴中度过的,因为在课堂上严重的干扰他人,无法听课,无法与同学相处,孩子的妈妈到学校来陪读了几个月。从接触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和人面对时眼神是飘忽不定的,语言表达比较幼儿化,知道大人在说他的问题,他基本是把头埋在沙发里逃避我们的眼光。家访结束后在妈妈的鼓励下他送我们下楼时,居然话多了起来,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事情。
对两个特殊娃的家访结束了,我感到了自己肩上沉沉的压力,如果不能很好地让这两个孩子融入集体的生活,那我对整个班级的教育和建设都会无法推进。
暑假很快结束了,开学的“战斗”打响了。第一节语文课我就尝到了这两个孩子的“厉害”。小H小朋友平静地坐在座位上,我尝试着让他读一个生字给我听,结果他直直地看着我,一句话也不说。我提高了嗓门,给他演示了一遍,谁知他直接大哭了起来。而小X呢,坐在离老师最近的座位上,不打开书,也不看书,不停地从座位扭到地上,再从地上爬到座位上。似乎上课这件事和他根本无关。语文课结束后,我静下心来反思了今天的情况,感觉到对于这两个孩子我还缺乏基本的了解,我必须走进他们的心灵,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二、走进小X的世界。
因为影响其他小朋友的上课,我把小X带到了办公室。在我的座位旁安置了一个凳子,让他坐在我的旁边。离开的教室,小X显得安稳了点。也许是刚刚认识我,他对我干什么事表现出很大的兴趣。我放弃了给他先补课的念头,和他聊了起来。这一聊还真对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小X:胡老师,这个是干什么的?
胡:这个是我种的花呀。
小X:我家嘛,也有这个。我阿婆嘛,她也弄了好多。我嘛……
几句简单的对话,让我感到这个孩子特别想和人交流,但是他的语言总是以“我嘛,我嘛”来开头,一个意思的表达往往是不连贯的。我放下了手中的事,陪她聊了会儿,谈话中我要求他上课好好听,他忽然把头低下了,轻声说:“好吧!”但是我知道他真的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,这句答应实际意义是不大。
接下来的语文课,我把小X的座位单独安排在了第一排,上课的过程中我面对集体,同时手时常在他头顶上摸一下。第二天开始,小X能够短暂的听五分钟的课,特别是当课件上有色彩明丽的图片时,他的眼神就能集中到大屏上来。高兴时还能重复我说的简单句子,每当这个时候,我就会表扬他。
第一周的接触中我发现了小X的一个特点,有一本爱看的书,这个孩子能安静半天。对他来说最爱看的莫过于《植物大战僵尸》这本书,漫画形式的书籍似乎比较符合他跳跃的思维,神秘的故事能把他牢牢定在座位上。那就从看书开始入手吧!我鼓励他每天带点课外书来看,还同意他课间去图书角拿书看。当他坐在我身边能投入阅读的时候,我会奖励他一颗糖,一块饼干。他也会说:“谢谢”显得礼貌温和,感觉那个在教室里无法无天的小X简直是不存在的。
两周后的一天,因为主动做了一道数学题,数学老师也奖励了他两颗巧克力豆,没想到他拿到巧克力豆后走到我身边,递给我一颗说:“这个给你吃。”面对孩子纯真的面容,我感慨万千,两周的朝夕相处他和我有了亲密感。建立了初步的情感,我开始逐步纠正他的行为偏差。首先最总要的就是上课,一节课35分钟,能让这个孩子安静地坐在椅子上,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既然35分钟不行那就从10分钟开始,每节课下课,我都会准时走进教室,时常看到的是小X爬在地上,有时走到了教室最后。我一次次地把他拉回来,让他在我办公室冷静一节课,接着再进教室。语文课上,我尝试着让他和大家一起书写描字本,无论他的笔画有多么歪歪扭扭,我都会鼓励他。有时思想能够集中时他的速度也是蛮快的,渐渐地,他拿到本子就会习惯地问我一句:“我也要写?”我说:“当然和大家一起写,比赛谁写得快。”这个时候,我站在他身边,他会紧张地看看周围的同学拿着笔说:“来不及了,来不及了。”时间一长,他在书写和上课上建立了某种独特的反映,总是会问我:“今天写本子吗?”虽然时常会拖拖拉拉,但是只要盯着他,还是能够完成的。会写字的小X在小朋友眼中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怎么与小伙伴相处呢?这又是个难题,以往他总是要打其他小朋友,大家看到小X的反应就是“小X来啦!”简直就是一个“小恶魔”。要让他和小朋友相处首先得有个媒介,我想到了“书”。我把《植物大战僵尸》的书交到他手上,下课时我待在教室,让他拿着书和其他小朋友交流。他会打开书叽叽咕咕地和伙伴说书里的内容,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其他的系列的书,他竟然也会站在一边默默关注一会儿。
几个月下来,小X在教室里的状态有了很大的转变。有一次他完整地听完了一节数学课。有一次他在外教课上积极表现,外教老师在走廊里看到我拉着小X,特地走过来说:“good boy!”
三、打开小H的心灵。
小H小朋友在教室里一般是不给老师添麻烦的。但是这样一个孩子怎么才能让他在普通学校得到一点基本的训练呢?孩子的爸爸很着急,我也感觉很无奈。课堂上的教学节奏对他来说显然就是天方夜谭,跟上教学的进度和小伙伴的学习思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家长愿意申报随班就读,但是对于去辅读学校这件事情内心总是难以接受。
一开始我尝试着每周二放学后把他留下来,坐在教室里手把手地教他描摹一些简单的汉字。我告诉自己不能心急,语气要温和,因为这个孩子是那么胆小,如果我板着脸,他看我的眼神都带着哆嗦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似乎我变得亲近起来,每次能顺利描摹完一行汉字,我都会大大地表扬他。白天的课余时间,我让班级里性格比较温和的女生带着他活动。有时间还会拿出一年级的语文书和儿歌,让他一起朗读。班级里的不少女生都是小H的“小师傅”他也乐意和同龄的女生小伙伴说笑。
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我颇多的感慨。5月20日这周,我们班级自发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,活动的举办地点是大宁小城,我们全班同学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,一起参加小背篓活动,通过背书行走五公里来体会山区儿童的上学之路。一开始,小H的爸爸并没有答应参加活动。我知道让他带着儿子参加活动,看多其他孩子那么聪明灵活对孩子的爸爸可能是一种刺激。于是我主动提出全程活动由我来带领他。那天天气不好,但下车时孩子非常干脆地和爸爸说再见就拉着我的手出发了。到了活动场地,我给他找好小伙伴,让他和大家一起,行走公园路,认识路边植物,完成指定任务。出发没多久就下雨了,我给孩子穿上雨披担心地询问他是否要回家,谁知他斩钉截铁的告诉我:“不要,我要玩。”看来和同龄伙伴的活动对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。活动结束了,在大厅等候家长时他竟然开始主动和我说话,说他看到了什么,虽然表达不清楚,但是他和我交流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。第二天的语文课后,我竟然发现他拿着笔也学着同学们的样子开始写字,我走进一看,写得不正确,但是他很认真,很投入,像学画画一样的。我知道这个孩子他是有主动融入集体的愿望的,但是自卑感主导了他的行为,他总是害怕,担心自己的不正确会招来老师的责备,同学的嘲笑。我拿起他的本子,大声地说:“小H今天写的字真漂亮啊!今天表现真棒!”他咧开嘴对我笑了,笑得那么纯真,那么开心。
作为一名班主任,我无法彻底改变这两个孩子,但是我明白既然成为了他们的老师,我就有责任教育他们,改善他们。引用《士兵突击》里的一句台词:不抛弃,不放弃。这也许是我对这两个孩子教育最好的诠释。